BMy3tyO
KWZhCS?[(
文:佳 雨 qh:Bc$S
3f] ;y<Km
USEb} M`
小时候我们管蜻蜓叫“水蜻”,学名应该称作蜻蜓,水蜻实际为古老的一种节肢动物。据说远古时代的节肢翼展能达两米多长, Jsysk $R
V`1,s~"q
捉蜻蜓是我们这代人童年的挚爱。夏天的傍晚雷阵雨过后,立马拿着自做的工具迫不及待地出了门。嘴里喊着“大花脸”。。大花脸。 1^4:l!0D
雨前雨后的蜻蜓都会低飞, 给了我可趁之机。捉蜻蜓都挑选宽阔平坦的地方,沙河、小溪旁是最佳选择。河边树林野地尽管蜻蜓更多,但脚底下跑不开,容易拉的细线容易被缠绕。 @kqxN\DE
蜻蜓飞行的神速,我长大了才知其速可达每秒十米, 那就是人类奔跑的极限。蜻蜓还不好好飞,可以突然掉头,还可以向上直飞,甚至可以倒退飞行,所以捕捉蜻蜓没那么容易。 据说直升飞机就依照蜻蜓的仿生原理研究成功的。前进、倒退、直落、直降。 +yp:douERi
d=PX}o^
在家乡的家门口就是一个池塘,生产队用来沤麻、饮牲口。从“四沿河”引过来的清水一直作为补充水源。所以水一直是漫溢。旁边招徕了燕子、蝴蝶、蜜蜂、当然包括蜻蜓。衔泥、戏水、打闹、交配。。。。。好一幅田园生态。有一种是小个的水蜻,也有一种很大个。大个的我们悄悄地藏在其后,猛地将其捕捉。尔后将其尾用细线拴牢,令水蜻继续飞, 在飞的过程中就有另一只前来与其交配。然后我们猛地将其捕获。 jYFJk&c
MQQm3VaKS
还有一个水库边,小时候的我们全村的小孩子大部分要中午玩水,会游的游泳,不会的可以在边上玩耍,大部分这些孩子们就是捕捉“水蜻”。当然农村孩子全都是裸泳啦。那个时候主要目的是凉爽。 W&IG,7tr
最多捕捉还是在用于匝院墙的枣树针尖上,别看他的眼睛大也有盲区,慢慢地不动声色突然用手捏住,有时候反让其用嘴狠狠地咬一口,我清晰地记得蜻蜓咬人,非常疼,还会出血,真不知这昆虫为了生存,怎么进化出这等具有杀伤力的本事。 { aUnOyX_
IHni1
捉到蜻蜓回到家中立刻将其放出,忽然心里盼着家中有蚊蝇可以让蜻蜓捕获;蜻蜓不解人意,只在纱窗蚊布上不停地扇动两翅,薄薄的翅膀发出沙沙声响,让捕捉成果变得实在而有趣,以致第二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蜻蜓是否还活着。 wQSye*ec
Q$c6l[(g
T&?g)
不知从哪天起,我所居住的城市看不见蜻蜓了,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x9vSekV
捕捉蜻蜓的乐趣被手机游戏替代了,城市的野趣没了就如同炒菜没放盐,寡然无味 (?fU l$q\